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» 历史之旅» 狮子口:理还乱的乡愁(四)

狮子口:理还乱的乡愁(四)

纵看三关地理,北城隍岛关是最南的一道,也是最远的一道。

这个地方我没去过。我只知道,在山东半岛最北端,有个与旅顺口差不多大的城,古代叫登州,现在叫蓬莱。站在蓬莱的丹崖山远眺茫茫渤海,便可见烟波之中,像有谁在海上撒了几十颗大小不一的盐粒,这就是地属山东的庙岛群岛。

古书上说,蓬莱、方丈、瀛洲有海上三神山之称,秦皇汉武都曾停步歇马于丹崖山畔,望海中神山,乞求长生。唐诗曾云:忽闻海上有仙山,山在虚无缥缈间。宋朝的苏东坡,当年也曾站在蓬莱海岸上,北望诸岛由衷地赞道:真神仙所宅也!

然而,一直觊觎中原的契丹人,却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。他们只知道,在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有一个渤海海峡,在海峡之间有一个庙岛群岛,其中距辽东半岛最近的一个岛是北城隍岛,它既是契丹南下中原的第一块跳板,也是宋朝北上辽境的最后一块踏脚石。于是,契丹国主决定,在北城隍岛筑一道前敌关墙。

此前,我只去过蓬莱,它已不再拿什么八仙过海之类的旧题材吆喝了,如今最受追捧的是红酒,它的广告语也与时俱进:世界第七葡萄海岸——蓬莱。因为时间紧迫,那一次的蓬莱之行没能去北城隍岛,自然也就没机会寻访那一道千年之前的辽代关墙。倒是一个驴友帮了个忙,他想和别人分享快乐,就在博客里把北城隍岛最好玩的地方描绘了一番,让我间接地享受了一下。

他说,北城隍岛风景极为秀丽。这里海水清澈,礁石林立,层叠如饼,矗立如柱,候鸟众多,要想放松心情,陶冶情操,就到这里来吧。我一字一句看得那叫认真,生怕漏了北城隍岛关遗址。然而,一个字也没有。我知道,现在的年轻人不太关心这个,历史毕竟是个沉重的话题,他们只想娱乐身体。这让我非常失望,甚至怀疑自己正在写的东西,究竟有什么意义。

再见了,北城隍岛关,我只能在心里这么对它说。

当然,在这篇文字里,我最想说的是狮子口关。它在镇东关与北城隍岛关之间,三关之中,它属于第二道,也是居中的一道。旁而观之,立在半岛蜂腰处的镇东关,更像是为了拦阻翻墙南下的女真人,处在渤海之滨的狮子口关,主要是挡住登岸北上的宋朝人,站在最前沿的北城隍岛关,它的职责就是告诉中原你别来惹我。

狮子口关遗址在土城子,地属旅顺口区三涧堡镇,现在改叫三涧堡街道。与南关岭一样,这里至今还可看出一道凸起的墙垣,清代称之为土城子,显然与这座残存的旧城垣有关。

土城子。这是个一直让我心怀敬意的名字。得知狮子口关就是现在的土城子,我只觉得惊讶,却没有感到意外。我想,就应该是这样,否则它怎么会叫土城子呢?

公元10世纪,契丹人决定在这里筑关设卡,说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孔道要冲。1894年秋天,清军统领徐邦道率部在土城子阻击日军并旗开得胜,更说明这里仍占地形之利。在甲午年的那场战争中,中国军队虽以失败而告终,因有土城子阻击战,毕竟给大清军人争得了一分尊严。正是这重要的一分,既让我记住了土城子,也让我记住了徐邦道。

狮子口关,得名于狮子口。不知为什么,契丹人当年没有把关墙设在狮子口岸边,而是设在了退离狮子口海岸十几里远的三涧堡。究竟是因为他们更习惯于草原的干燥,不喜欢呆在潮湿的海边,还是在替他们的战马着想,故意向后退让几步,给契丹铁骑留出足够的驰骋空间?

可是,筑起了三关又如何?契丹最终也没有做圆守疆护国之梦。辽朝末年,当中原的宋朝与大东北的女真使了一个坏,辽国君臣将士苦心经营的三关就成了聋子的耳朵,海上起再大的风浪,也听不见一丝声响。

更可悲的是,辽代的关墙首先没有挡住自家的叛徒。镇东关所在地,属大辽治下的东丹国王耶律倍管辖,这个年轻的国王当年正是在狮子口坐船出海,背弃契丹,南投后唐。

契丹人曾创造了无数的传奇,耶律倍去国的故事,却是他们最不愿示人的家丑和伤疤。可以说,耶律倍一个人的无奈之举,让一个民族纠结百年,成了他们最深的隐痛。

公元916年,耶律阿保机正式定号为契丹,立十七岁的耶律倍为皇太子。灭渤海之后,他将渤海旧地改为辽之东丹国,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。天有不测风云。在回明王楼的路上,他突然驾崩,皇太子耶律倍的命运也就此改写。

耶律阿保机的皇后叫述律平,她给太祖生了三个儿子,耶律倍是长子,次子叫耶律德光,三子叫耶律李胡。述律平一直不喜欢耶律倍,除了母子情感不近,还因为述律平素来坚持草原本位主义,耶律倍却从小就仰慕中原文化。述律平据此认定,只有次子耶律德光能守住契丹的基因和祖制。于是,在她的策划下,耶律德光成了大辽国第二代皇帝,史称辽太宗。

此后,东丹王耶律倍就成了孤家寡人,也成了不戴枷锁的囚徒。彼时,中原正是唐末乱世之五代十国。地处中原的后唐国主,竟然景仰耶律倍之名,暗派使节带一封信入辽私访,其实就是叫耶律倍去后唐政治避难。一直痴迷中原文化的耶律倍心动了,马上开始做出逃的准备。

辽东半岛地属辽之东丹国。失意的耶律倍,忧郁的耶律倍,便以钓鱼为由,来到自己的封地狮子口。他在海边滞留了许久,也徘徊了许久,即使对中原素有向往,他毕竟是契丹国的皇子,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不可名状。

公元930年冬天,后唐使节再次来到东丹国。一直在狮子口等候的耶律倍,终于对左右侍卫吐露了心声:我以天下让主上,今反见疑,不如适他国,以成吴太伯之名。

这番引经据典的表白,既是下最后的决心,也是给自己的行为找个理由。吴太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,知道父王想让小儿子季历继承王位,便和二弟仲雍远逃江南,然后在这里建立了吴国。太伯让国的贤名,即由此生。

内心纠结的耶律倍,竟以太伯为榜样,可见中原文化已在他的血液里流淌自如,就连背国离乡的借口,都出自于汉典。

编辑:张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