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» 历史之旅» 土城子:大清军人的颜面(四)

土城子:大清军人的颜面(四)

不论是无奈的撤退,还是公然的逃跑,驻守金湾的三个将领,最后在旅顺口聚齐了。

彼时的旅顺口,既有守卫海口的北洋海军,也有防卫后路的北洋陆军。什么是铁甲舰,什么是巡洋舰,它们叫什么名字,以及各舰管带和帮带是谁,我曾像背课文似的,用了好久的功总算给记住。然而,我却始终也分不清北洋陆军的谱系,最后不得不在纸上画一张旅顺口陆防地图,在地图上标明山的名字,炮台的名字,守将的名字,以及什么军什么军的名字。驻旅顺口北洋陆军最大的官叫统领,所统之军皆以汉字为名,而不以数字为号,没有这么一张图,就极有可能张冠李戴。

入驻旅顺口,资格最老的是庆军。因朝鲜发生壬午之变,朝廷急调庆军东渡汉城,庆军统领吴长庆果然不负所望,把兵单势弱的日军吓退到了仁川。平乱之后,吴长庆上疏《朝鲜善后六策》给李鸿章,却不知碰了他哪一根神经,自此就与吴长庆别扭上了,勒令庆军马上回国,驻守金州海口。吴统领心有不平,积郁成疾,不久就客死在金州,庆军则交给他的继任者黄仕林。旅顺口军港建成后,李鸿章命黄仕林离开金州城,率庆军移驻旅顺口,守海岸炮台。至甲午战前,庆军统领有两个,一个是记名提督黄仕林,一个是记名总兵张光前。由他们统帅的庆军有六营兵勇,黄仕林率三营驻海口东岸,张光前率三营驻海口西岸。战争爆发后,两个统领又各自招募了一营新兵。自此,守南部海岸的庆军兵勇已有四千多名。

旅顺口的陆防炮台,一直由毅军统领宋庆驻守。宋庆曾以驻旅陆军总帅的身份,主持了旅顺口后路炮台的设计和建造。由黄金山延至后路各炮台,曾修有一道雄伟的岭上长墙,这也是由宋庆主持砌筑的防御工事。斯捷潘诺夫在《旅顺口》里多次写到的长墙或长城,指的就是它。1894年9月,恭亲王叫宋庆去守九连城,他苦心打造的炮台和长墙,交给了匆忙中调来补缺的另外两支陆军,一支是以姜桂题为统领的桂军,一支是以程允和为统领的和军。

与海防炮台一样,陆防炮台也分东西两个群。西线主要是椅子山和松树山炮台,由程允和率四营和军驻守;东线主要是二龙山和蟠桃山炮台,由姜桂题率四营桂军驻守。与驻守海岸的庆军一样,桂军与和军,也有四千多兵勇。

然而,战争打起来之后,旅顺口后路仍显得空虚。于是在金湾吃紧之际,以卫汝成为统领的成军奉命来到旅顺口,驻守白玉山炮台。此炮台正面,就是海口,打起仗来既可顾前,也可卫后。在驻旅诸军中,成军是唯一可机动的一支部队。

因为金湾失守,连顺、赵怀业、徐邦道相继退入旅顺口,这里一下子多了三个将领。连顺的制兵原本就少,守城已死伤大半,制兵又归盛京将军管,他在这里停留了几天,就自顾北去。赵怀业的怀军,除了拨给石门子阻击战的两哨有伤亡,留在湾内的一千八百兵勇,尚未打过一颗子弹。虽然徐邦道的拱卫军减员最多,仍还有一千四百兵勇可用。

总而言之,北洋海军舰队早就撤离了旅顺口,留在这里的只有这几支北洋大臣帐下的北洋陆军,海防与陆防,都要靠他们守卫。各就各位之后,兵力竟有一万四千多,这个数目也不算太少,如果诸将同心,指挥得力,凭险固守,绝对可与日军抗衡一阵子。

再说,日军对攻打旅顺口,并未存大连湾那样的侥幸。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一直认为,旅顺口可守难攻,可他打赢此战的决心却毫不动摇。副官曾递给他一张五百人敢死队的名单,他说太少了,远远不够。副官立刻再加一倍,他仍说不够。最后,敢死队达到一千五百名。由此可见,他已经把旅顺口当成了殊死必争之地。

反观清军驻旅诸将,却是各占山头,各怀心事。徐邦道是后来者,他想马上进入角色,无奈各大炮台都有军驻扎,把他当成外人。最后,姜桂题告诉他,东鸡冠山是个空处。徐邦道便把队伍拉到山上,自己动手,抢筑了一个简易炮台。日俄战争之前,俄军的东鸡冠山北堡垒,其实就建在拱卫军简易炮台的旧址上。东鸡冠山,也因为与徐邦道和康特拉琴柯连在了一起,与两场战争连在了一起,显得比别的山更加沉重,也更加悲剧。

徐邦道很快就发现,驻旅诸军采取的是株守之策。拱卫军在山上修炮台,总能看见日军骑兵在山下晃来晃去。他实在忍无可忍,就对姜桂题说,他不想在山上坐等敌兵上门,要去土城子打阻击。上次是石门子,这次是土城子,徐邦道的风格就是迎上去打。这让姜桂题十分为难,他自己不想出击,也不想拨兵给徐邦道。徐邦道只好改口跟他要武器,姜桂题吞吞吐吐地答应了,却要拱卫军自己去军械库择取。所谓的土城子阻击战,就这样开场了。

土城子西临渤海,东有丘陵,距旅顺口不到二十里,属于后路防线的一道屏障。11月15日,在大部队行动之前,日本第二军秋山好古率骑兵搜索队到土城子侦察。早已埋伏在这里的徐邦道拱卫军一跃而起,打退了秋山好古的侦察骑队。可是,初战明明告捷,徐邦道却没有追击,个中原因,我在史书里见过这样的记载:饥疲过甚,无人接应,且拱卫军新败,无行帐,步卒非回旅顺不能得一饱,遂弃险而不守,仍退归。

最轰轰烈烈的一场阻击,发生在11月18日。早上,在决定出战的最后一刻,徐邦道说服了姜桂题、程允和、卫汝成,他们终于答应出兵土城子,与拱卫军一起阻击日军。有人说,土城子阻击战不是徐邦道一个人的功劳,可是如果没有徐邦道力邀诸将,会有这一场声色俱壮的土城子阻击战吗?

那天上午,四个统领率桂军、和军、成军、拱卫军五千部众,浩浩荡荡指向土城子,抵达之后,即兵分三路,以钳形包围圈,严阵迎敌。傍午时分,当秋山好古的骑兵搜索队再次向土城子冲来,埋伏在此的清军突然发起了进攻,他们甚至还在高地上吹响了冲锋号。秋山好古愣了,一个尉官建议他撤退,他却主张反击。只交战了片刻,这个尉官就中弹落马,所幸被一个骑兵救起,秋山好古不得不下令突围。

然而,秋山好古很快就等来了援兵,他打马回头,再次向清军所在的高地反扑过来。清军一边以炮火轰击,一边以步兵和马队冲击,打得日军慌不择路向北奔逃,慌乱之中以至于来不及带走战亡者的尸体,有的伤兵因为落马不能随队,竟举刀切腹或割颈自刎。心高气盛的秋山好古也摔到了地上,最后是在步兵的救护下,狼狈地逃出战场。

石门子阻击战,徐邦道遇上了乃木希典。土城子阻击战,徐邦道遇上了秋山好古。在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《坂上之云》里,秋山好古是第一男主角,他在欧洲学过的陆军骑兵术,在甲午战争中第一次派上了用场。其实,让他大出风头的是日俄战争,听说秋山好古来了,所有的哥萨克骑兵都闻风丧胆,他也因此赢得了骑兵之父的称号。

小说另一个男主角是他的弟弟秋山真之。甲午海战,他在筑紫舰上当一个中等军官。这兄弟俩还有一个同乡好友,即日本著名俳句诗人正冈子规。往日的三个少年伙伴,竟然都参加了甲午战争。只不过正冈子规是随军记者,他踏上辽东半岛的时候,战争已经结束了。诗人患有严重的肺结核,来到金州仍一直咳嗽不止,只待了一个月,就从大连码头乘佐渡国丸回到日本。走之前,他与友人一起喝酒,还没忘写一首俳句诗《在金州城》。

秋山好古的骑兵第一大队,属于山地元治的第一师团,不论是历史小说,还是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,他的骑兵大队之所以出师不利,就因为遇上了徐邦道。另外,小说也好,电视剧也好,并没有替秋山好古遮丑,土城子阻击战,他不但被打得屁滚尿流,还险些丧了小命。也许,就因为如此,日俄战争给了他一次雪耻的机会。

阻击战一直打到下午4点,日军仍不能近旅顺口一步。自甲午开战以来,这是清军打的第一场胜仗,首功毫无疑问应归徐邦道。

编辑:张琦